我,出生地在豐原,是一個思想多變,愛幻想,喜歡嚐試新鮮的事物,卻又膽小的女生。聽說在我出生後不久,某天外婆把我放上二樓午睡,自己下樓跟外公聊天時,經過樓梯間,驚嚇地看著小巧的我用颤抖的手緊握著扶手攙抖著下樓,當場把她嚇得半死。這是在我長大後,大人們每每在我面前都會提起的一段往事,也是我對那樣小的我最初淺的印象。

慢慢長大後,第一個學會的才藝是鋼琴,當時的老師除了用糖果引誘我的學習動機,另一個就是故事;每學一首就會說一個故事,讓我對鋼琴產生極大的興趣的是為了聽故事。

        國小時期的我,很喜歡看卡通跟上閱讀課,學校也都不定期會有廠商來學校推銷故事書,然後全班傳閱訂閱。當時一回家就是趕快做功課,因為下午四點以後是一連串的卡通時間,那時候的卡通很多,像藍精靈、安徒生童話故事集、人體大奇航等等,還有假日的電視戲劇中國民間故事,都是我當時的心頭肉。

        「怪手」這個發生在台北的鬼故事-由某次訂閱故事書來的,這一個關鍵性的改變,讓我對鬼故事從此產生極大的陰影,也從此不過問、不再聽故事。國小五、六年級因為國樂班分班,換了班導師,導師生性嚴僅,各方面都很要求,也因此將我原本活潑潑的性格收斂許多,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接觸孔孟。老師時常會要我們背或者抄寫一些孔孟的經典名句,並以此規範,同時也摘錄介紹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史記的故事給我們聽。

        五專,念企管,因為對於會計很苦腦,覺得再下去會是一條不歸路,於是重新尋找人生的出口。當時姐姐上大學,常與我分享一些文學作品的心得與感想,於是也跟著看了蘇偉貞《陪他一段》、張愛玲《傾城之戀》、邱妙津《蒙馬特遺書》。相對於文學的興趣與會計的苦悶,決定脫隊準備插大中文系轉學考。在轉學考那年,算是看了很多有關文學類的書,經史子集主要典籍大雜匯。大學期間也就接觸更多,看過的電視劇白先勇《孽子》,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史鐵生《命若琴弦》,邱妙津《鱷魚手記》,王文興《家變》,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朱天文《荒人手記》等經典小說文本與幾首新詩如卞之琳的《斷章》、顧城《一代人》、陳黎〈一首因愛睏在輸入時按錯鍵的情詩〉、龐德(Ezra Pound)〈In the station of a metro〉(在地鐵站〉等。繪本如威爾第《弄臣》、史特拉汶斯基《火鳥》、《夜鶯》,普契尼《波西米亞人》、羅西尼《塞爾維亞的理髮師》等世界經典童話音樂繪本,海貝卡•朵特梅《被遺忘的公主》、《小小戀人》,謝爾•希爾弗斯坦的《愛心樹》(The Giving Tree)。電影則喜歡提姆•波頓的作品;如《地獄新娘》、《大智若魚》,宮崎駿動畫大師的系列作品,楊德昌四小時的電影《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還有大學時期與老師一起精讀的《老子》、韓劇《太王四神記》等都對我有所啟發以及讓我印象深刻。     

        至於政治,政黨輪替方面,我通常不大敏銳,因此只能僅就文學啟發的部份提出以上的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典藏歲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