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義西來奄-噍吧年事件》

作者:李喬

 

「噍吧哖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西來奄事件」、「玉井事件」,指的都是發生於民國四年的臺人抗日行動。本書為民國七十年時,臺南縣政府為紀念此一事件,特於民國六十六年時請作家李喬以文學方式還原此一歷史事件。

 

內容:

「噍吧哖」是玉井的舊稱,係指平埔族西拉雅系大武瓏的屬社社名,其意原為「甘藷」。本書由作者李喬根據大量歷史資料重新彙整而成,主要記述由羅俊、江定、余清芳人於日治時期所掀起的抗日行動。其內容從「結義西來奄」為首章,「青山長恨」為結,共八個章節。

從民國四年的結義開始,描寫余清芳與江定等人,於余所開設的「福春碾米廠」與羅俊正式會面密謀,人數多約百人左右,此時決定抗日活動的形式採取能蠱惑人心的宗教,以及武器及人員的招募的事誼。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抗日群眾中,有遠從「祖國中國」來到臺灣配合抗日活動的革命黨人士,而這項消息對許多參與活動的人莫不有鼓舞的效果,其中因由乃是時值日人治臺二十年,大部份的人仍然經歷清代統治,對祖籍家鄉的情感投射仍舊濃厚,是以耳聞有「祖國」之人參與起事,受到激勵之情乃理所當然。

原來羅俊本名賴秀,本是斗南人,家中三代經營中藥生意,日子過的並不差。而賴秀人亦擅長中醫,又兼通地理風水、相命卜卦之術,在地方頗有名望。就在他四十歲那年發生乙未割臺,在民族情感的驅使下,他參與了日軍進臺時的抗日活動,然而時勢不可逆,日本統治臺灣的時代正式來臨,在經歷保良局書記及與黃文星、林小貓等抗日義士的接觸後,心力的憔悴的賴秀決定前往中國大陸,以圖未來與日人抗爭。

余清芳是日軍入臺時曾包圍新營庄日本警隊的義民之一,並曾任職於鹽水廳之下,然其母於1904年的嘉義大地震時因日本警察的見死不救而不治,余相當悲憤,反日的情緒愈漸濃厚而受到日本警察的注意,亦因此而被以「浮浪者(流浪漢)」的理由被送進收容所管訓。回鄉後在友人資助下,成立「福春碾米廠」,兼任西來奄的「飛鸞降筆」,開始秘密的抗日活動。

江定在割臺那年三十歲,日軍入臺時,其並未直接參與當時的抗日活動,但他經由管道,向當時臺南城內的守兵以低廉的價格買下了兩日多枝步槍與四千多發子彈,以及幾門臼炮,這些武器也成為後來「噍吧哖事件」的重要武裝。江定本人也因為與親日漢人的糾紛而被日警盯上,於是帶著六歲的獨生子江憐躲在後堀仔山中,伺機而待。

就在羅俊、江定、余清芳三人密謀已定,行動開始之初,卻發生風聲走漏的情況,原先規劃在北部購置軍火的同志被補,之後更有許多人也被日警發現,最慘的情況是羅俊也不慎落網。無可奈何之際,余江二人只得提前起事,在民國四年七月一日時,余江率領一千多人於「刣牛湖」舉行祭旗大典,以「大明慈悲國」的名義,正式起義。七月六日時,第一場戰役正式展開,因事發突然,日軍尚來不及因應,兼余江等人已然計畫專向派出所攻擊,是以初期的戰鬥皆是義軍佔優勢。八月二日時,義軍已聚集於南庄後山,準備進攻南庄派出所,在火攻之下,南庄派出所被焚燒待盡,這是七月起義以來殺敵最多的一次。

在燒毀南庄派出所之後,余等人接獲消息,日人援軍即將抵達噍吧哖,八月三日開始,義軍也閞始向噍吧哖移動,江余內心清楚,這將是最激烈的一戰。四日開始,零星的戰鬥展開,日軍方面亦不敢懈怠,總督安東貞美派出中山警視親自監督戰局,八月五日雙方在虎頭山下與噍吧年的戰鬥正式開始,義軍在這場戰鬥中曾一度進攻到敵方指揮部陣前,但在武力差距下,仍不得功。六日早上,義軍傾巢而出,一千多力加上所有剩下的步槍臼炮,然而日軍援軍不斷增加,終於形成包圍之勢,義軍被團團包圍在虎頭山上了。

義軍再勇猛也抵抗不了日軍的強烈攻擊,不到一天的時間,虎頭山最後一戰結束了,余江二人雖然逃離了虎頭山,但最後仍逃離不了被補的命運,臺灣抗日史上最激烈的一戰,就此落幕。最後日軍共抓到1430人,其中1413人受到判決,死列915人。

 

形式:

本書雖是以小說的方式呈現,但根據作者李喬述,主要還是依其所閱讀之檔案資料及田野調查資料為主要內容。也因為以史為重的原因,書中有許多較為枝微末節的事件或人名的處理,以文學作品的角度而言,並不是一篇優秀的作品。

也因為是以史料為主的小說,相對而言的優點便是對於歷史事件的還原更為真實,例如一般人皆認為余清芳是「噍吧哖事件」的主要領導人物,但李喬提出了羅俊、江定的重要性並不低於余清芳,其中羅俊的出現,更是余江兩人決定行動的重要因素。

另外像「大明慈悲國」的概念,李喬亦認為余清芳其實知道如果只是基於民族情感,並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於是余清芳意識到宗教的力量,所以在起義之前,有起乩問天,擲茭杯等儀式,還另外請羅俊從中國帶「鳥頭法師」前來臺灣,起義之時所舉行的祭旗儀式,甚至是歃血為盟等,這都足以證明余清芳的起義絕非一般草莽的抗日活動,而是經過審慎思考過後的行動。

而在人物的塑造方面,李喬也力求真實,除了各式檔案的閱讀之外,實際的田調調查也是其主要的資料來源(按:本書撰寫於民國六十六年,時仍有部份參與當年事件者尚健在),故書人出現之物,包含日人在內,十之八九皆有註明事件發生時的歲數,從這裡也能看出作者對於史料蒐集之用心。

 

結論&心得:

因為這是一篇歷史小說,所以文學性遠遠低於史學性,但對於史實的還原,也是這本書最大的優點。

回歸到本學期的主題「老」,記得開學時的主題蒐集時,老師曾提及「老」不只是對人,對於歷史事件也是一種屬於「老」的呈現。從這本《結義西來奄-噍吧哖事件》裡,能夠看出作者李喬對歷史的尊重,這從他對於史料的蒐集及其嚴謹度便能看出。古語有云:「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身為關懷社會的知識分子,更是不能不知史,以此,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典藏歲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