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大綱紀錄

1.由於時代的變遷,鄭老師覺得現在的生活型態和以前有很大的差異,他覺得現在的小孩很用功,在他那個時候,孩提時代幾乎都在玩,無論是寒暑假在桃園的農村抓蝗蟲,抑或在新莊定居時,在戶外 打鳥、在溪裡抓魚的經驗,都是他生命中格外美好的記憶。

2.鄭老師會特別選擇小說這個文類來寫作,是因為他認為散文和詩,都是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故事,但老師對於書寫他人的故事較有興趣,所以創作文類以小說居多。另一方面,老師也提到他對小說與童 話所做的區隔,他認為童話比起小說是更多想像力的展現,在寫作材料方面,童話的主角也多以擬人的動物、鬼怪為主。老師也認為童話不應只是給小孩看的,而是適合全年齡來閱讀。

3.老師說明他童話中主要人物會以身體殘疾的方式出現,其實並沒有太多特別寓意,一方面是讓故事情節發展順利,另一方面是讓主要人物與周遭人物產生關聯。此外,老師也提到,他會塑造一個比較 沒有想法的主角,因為他沒有主觀意見的成分,比較容易看到事情的原貌與真相。而跟著主角一起經驗事件的讀者,也可以不被影響。(冰山理論?!)

4.老師「水庫」的來源,其實是來自生活的經驗與接觸的人群,老師平常會到公園裡觀察生態,例如說鳥類(喜鵲)。之後寫作上若有和題材相符的概念,便可以擷取使用。

5.老師分享了相當多的閱讀經驗,影響他最多的有幾位作家,第一位是契訶夫,影響老師最深的觀念是:一個作家要同情,老師認為那就是做對的事情;第二位是海明威的最著名的「冰山理論」;第三個是福克納,他很欽佩福克納所說的「大膽取材」,最後是哲學家羅素,觀察事情要觀察它的相同與相異之處。另外,老師推薦給時下青年所必讀的書,則是毛姆在最好的十大小說裡的那十大小說,老師認為那是迄今人屹立不搖的十大小說。

6.老師認為他那一代作家與現今作家最大的不同是在題材內容和文筆上,但現今的作家雖然處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但一致性重複性卻很高。

7.老師對今後的台灣文學研究者的建議是:多閱讀作品、減少人云亦云的引用、鼓勵「小題大作」,從小的文學扎實地做起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典藏歲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