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方文論在台出版史的考察閱後

在這份論文中,作者將西方文論在台發展的興衰,從出版史的角度加以考察,並約略的劃分四個階段:日治到1950年代的沉寂期,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萌芽期,70年代到80年代的勃興期,80年代迄今的全盛期。就作者而言「文學理論的興衰,與某一特定地區(或國度)、特定時期出版情況的或起或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孟樊,頁210)之後更列舉出資料,1957年國民政府遷台之初,出版文學類刊物多達409種,到了1978年,文學類出版物更達到了2246種之多,至1993年,卻只有1958種。根據資料,可得知臺灣在1957到1978這二十餘年的文學作品出版量最為驚人,卻在解嚴之後,文學類作品的出版呈現明顯下降,

50年代的作家,通常被冠以「反共」、「懷鄉」的稱號,其作品多稱為「反共作品」抑或「懷鄉文學」,來台的第二代子弟無法寫出符合於臺灣民眾的現實生活,又無法深入透視其原鄉,只好寄情於西方文學理論,葉老在《史綱》就曾對這群人做這樣描述:「他們大都屬於來台第二代作家,幼、少年在大陸度過。僅慣他們對原鄉的幼、少年時代很清楚,但在原鄉缺乏謀生的生活經驗……又無法跟新土地結合,只好大量的吸取歐美現代文學潮流,在這外來的文學基礎中建立他們的王國。」(葉石濤,頁114)他們除了介紹文論外,更使用文論,面對上一代的家國包袱,他們的「異」無疑是開啟新的對話空間,漸漸地,更多人加入更多作品的出版,是之,足以說明民國46年到民國67年間,文學類出版物成長了五倍之多。解嚴後是為眾聲喧嘩的時代,各式各樣的聲音產生,造成百家爭鳴的現象,也就可以解釋為何到了80年代文學類作品出版下降之因。

作品會因時因人而出版。某段時間流行什麼作品,那段時間就會看到該作品不斷出現在各大門市,如《哈利波特》;亦有些出版會因作家的名氣出版,但文學理論出版的興衰,真的會有這種時、人的關係嗎?再者,或許可以再深入思考,這些文學理論既然是來自外國,用來解釋西方文學尚為合理,但將這些文論運用在臺灣文學上,是否會有削足適履的現象?

路寒袖等人專題座談感想

        這篇專題,主要針對戒嚴年代以來報紙副刊的編輯和現象作討論。副刊的出現是孕育作家的場域,正如文中所示「1960年代以前,臺灣副刊是以發現文學為宗旨的」作家視副刊為一種交流,透過這方面的交流拉近作家群間的疏離,但伴隨社會進步,資訊傳播的快速化,副刊似乎成了報刊雜誌上的一個名詞,或如陳義芝所言「副刊不是存不存在的問題,而是報紙存不存在的問題。」過去,作家要發表文章其管道只有各大報紙的副刊,現今,網路發達要發表作品只要敲敲鍵盤將其著作刊登在自己的網格上。報紙成了夕陽工業,報紙的式微同時帶出副刊的式微,自今回朔過去的四十年間,自立晚報、民生報已關燈歇業,或許下個十年內,中國時報、聯合報也會面臨停產的狀況,對於要求快速的眼下社會,多數人閱報的習慣驟減,反而由網路擷取資料的人數劇增,那副刊對於時下青年、中年、老年的我們來說還具有甚麼樣的意義?如果有,我們要怎麼樣的保存它、延續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典藏歲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